close

追求同性戀情感的頂峰-柴可夫斯基《悲愴》

  在許多著名的電影中,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鏡頭:車月台上,男女主角熱情的擁抱,兩情繾綣難捨難分;當火車離去後,女主角追趕著隨車遠去的男主角身影,似乎也意味他在她的生命中將逐漸消逝。此時柴可夫斯基的《悲愴》交響曲,就一次又一次的被運用在此盪氣迴腸的背景音樂中,而觀眾們則被感動得熱淚盈眶不能自己。《悲愴》交響曲是柴可夫斯基一生中最好的代表作。全曲在經過激烈的戲劇性衝突和對生活的美好憧憬後,達到悲劇性的結局。

  是什麼原因讓柴可夫斯基寫下這首盪氣迴腸的樂曲?這可與他的愛情性向有關!柴可夫斯基從一開始便是個徹底的同性戀者,儘管他因厭惡自己的同性戀傾向,而與梅克夫人長達十年柏拉圖戀情和安東尼娜只有幾天的婚姻生活,都不能改變他身為同性戀的事實。只不過在19世紀的俄國,這是件不能被接受的事實,柴可夫斯基只能將這份浪漫的感情化為一首首動人的異性戀愛故事-《天鵝湖》、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。但在1893年這份孤寂的情感,在他的傑作《悲愴》交響曲中達到巔峰。柴可夫斯基稱之為「心靈的主觀寫實」,這是一首標題交響曲,主題是如此生動透徹和悲痛欲絕。在創作過程中他常痛哭失聲,最後的樂章是心靈深處的絕望呼喚,這是他去世前的最後一首作品。首場演出後不久,他便去世,死因也許是霍亂;也許是自殺,但最後他終於不必再承受因害怕同性戀身分曝光,及所帶來的羞辱、恐懼和痛苦。

 

 

資料來源:音樂向上 -- 古典音樂家的愛情故事 http://www.musicup.com.tw/pdfs02/front/bin/ptlist.phtml?Category=2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音樂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